從香港回來後,一直到今天下午,終於有一點點喘息的空檔。中午請了剛新婚的朋友夫妻一起吃飯,下午抽空看了一場《不可能的任務:致命清算》。那短短的兩個多小時,好像讓自己暫時脫離了現實的忙碌,換個情境,也換個呼吸節奏。但心裡知道,片刻的放鬆之後,回頭還是要面對那些沒有人能代替的事——家人的照護工作,依舊等著我。
這幾天,日子的節奏可以說是被塞得滿滿的。出訪香港一趟,回來就得馬上補上積壓了十天的工作量。可真正難的是,白天得工作,清晨與深夜則留給了照顧家人的責任。這樣的日常,也只能簡單記下,算是一種對自己的提醒與安慰。
早晨一睜眼,先更新協會網站上的靈修與新聞內容。接著就得進廚房張羅早餐。不是講究,只是希望能多一點青菜與水果,外食根本無法滿足家人與自己的營養需求。吃完後再收拾廚房——洗鍋、刷碗、擦桌子。有時候也趁空檔準備午餐和晚餐的食材。家裡的垃圾也得自己處理,整理好、裝袋後,騎車送到指定的集散地,然後才開始一天的辦公室工作。
工作上的事從沒少過。協會資源有限、人手也緊,幾乎所有的行政事務都落在我一人身上。回信、寫報告、網站維護、請款核銷、聯絡窗口……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,每一項都不能拖,還有一些正在推動的專案,也得抓緊時間完成。時間一轉眼就到了下班,但那並不代表可以休息。
下班回家前,還得看看家裡缺什麼,有需要就得趕去全聯或家樂福補貨。回到家後,則是另一場照顧的輪迴:清洗中午與晚上的餐具、處理垃圾、幫忙洗澡、擦乾、穿衣服、分藥、擦凡士林和碘酒,再把當天的衣物洗好晾乾。這些事都做完,往往已是夜深十一、二點。
每天的生活幾乎都被這樣切割著:一邊是責任,一邊是堅持。最怕的,是突如其來的變故,只希望一切平順就已是恩典。年紀到了,才真正懂得「照顧」不只是行動,更是心的拉扯與捨己的愛。面對家人的需要,只能盡力去做,也不奢求什麼回報。
現在的日子,已經沒有太多餘裕可以經營部落格,就這樣簡單寫寫,紀錄一下。也許不為別人看,只是為了不忘記,自己努力過的模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