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跟耶穌學人際關係》這本書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有許多思考與收穫。作者達里斯‧丹尼爾(Dharius Daniels)將人際關係分為四種類別:顧問、朋友、任務和同事。然而,這樣的分類在其他領域並不常見,讓人一開始有些摸不著頭緒。人際關係的複雜性遠超過這四種類別,還包括姻親、血緣、從屬、同儕和利益等多種面向。即使是朋友,也有從點頭之交到生死與共的不同層次,因此要準確地談論人際關係並不容易。
書中第二部分提到的思考點,撇除類別後,更容易理解。認清自己以及與他人的互動界線,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英文書名僅談論人際關係,並未真正從耶穌與人的互動談起,這與中文書名有很大差異。書中引用的經文套用在作者的四個面向上,有些牽強附會,未能與經文更貼切。或許透過查經方式,觀察聖經中各種人際關係的互動,可能會比閱讀此書收穫更多。
書中提到的關係智商(RQ)概念,強調有意識地管理和選擇進入我們生命的人,並將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。這一點讓我深有感觸。作者將人際關係分為朋友、同事、任務和顧問四種類別,並詳細闡述了每一類別的定義、特點和應對方式。朋友是可以在任何狀況下接住我們的人,具有堅定不移的性格、無條件的愛、肆無忌憚的誠實、穩定可靠和不斷鼓勵。友誼是互惠的,能帶來喜樂,並使我們在其中能真實做自己,需要謙卑管理和投資友誼。
同事是我們沒有足夠時間、興趣或意願與之發展友誼連結的人,這不是互惠關係,不一定要投資。要區分同事與朋友的界線,避免被假扮成朋友的同事所欺騙。任務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他人生命中的幫助而出現的關係,可能是階段性的,關係可能隨任務結束而改變。不要把每個人都當成自己的責任,要仔細分辨。若我們從服事人變成操控人,那就偏離了任務的本質。協助他人需要基於對方願意被幫助的前提,也需要設立界線。
顧問是在某些階段為我們提供生活或特定領域指引的人,提供遮蓋、保護和安慰,協助我們面對痛苦。顧問的智慧需要能長期汲取,否則可能造成負面影響。
如何分辨和校準人際關係是書中的另一重點。反思、評估、釐清、接受、支持自己、溝通、立下界線和從生命中刪除不健康的關係,這些步驟都非常實用。誠實地自我評估我們在健康關係中扮演的角色,考慮自己想成為的朋友、別人希望我們成為的朋友和上帝希望我們成為的朋友,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成為能付出友誼,也指出真相的人。
總的來說,《跟耶穌學人際關係》這本書讓我對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。關係智商(RQ)強調在人際關係中做明智的選擇,好管家精神則是管理自己生命中的資源,包括人際關係。愛與真理並行,在友誼中付出愛,也指出真相,劃分界線的重要性在不同關係中設定界線,保護自己。
跟耶穌學人際關係:有健康的人際界線,關係才能長久又穩定。
Relational Intelligence: The People Skills You Need for the Life of Purpose You Want
作者: 達里斯.丹尼爾
原文作者: Dharius Daniels
譯者: 劉如菁
出版社:道聲
出版日期:2023/04/01
語言:繁體中文
定價:300元
購買資訊:跟耶穌學人際關係
內容簡介:
★ 美國亞馬遜超過兩千則五顆星滿分好評!
★ 《紐約時報》暢銷作家——猶達.史密斯 撰文推薦!
把人放對位置,才有對的關係,愛才能不斷延續。
多年的教會事工及領導經驗,讓丹尼爾博士明白,人生沒有隨意的關係。
一段關係要不推我們走入上帝賦予的命定,要不就扯我們後腿。如果想把生活提升至全新境界,認真面對人際關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因此,他提醒,絕不能漫不經心地管理關係,把一切交給隨性又飄忽不定的「感覺」是相當危險的,我們應該要積極認真學習、提升自己的關係智商。
透過本書,讀者將可理解,如果能夠在關係中應用上帝的話,最終我們可以學會:
▶ 觀察並反思上帝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
▶ 有意識地檢視生命中的每段關係
▶ 避免非必要的關係動盪
▶ 建立嚮往的生活與人生
▶ 完成上帝所賜的命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