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蔥油餅有難度嗎?應該不會吧?忘了這是第幾次做蔥油餅了。老闆說公司蔥產量過多時,最好的消化方式就是做蔥油餅。當市面上蔥漲價時,我們反而蔥過剩,那就再來下廚做麵點吧。

這次的材料除了麵粉和水以外,大多是隨興搭配,沒有一個標準配量,因此就簡單紀錄一下。
蔥油餅
- 中筋麵粉 500克
- 熱水 350CC
- 蔥花 適量
- 鹽巴 適量
- 油 適量
水的部分可以依照麵團的成型狀況做調整,重點是要能成型且不沾手。
這次參考了農村源子的頻道,不過這份食譜也沒有詳細的配方,各位就憑感覺做吧!跟著感覺走,蔥油餅就會誕生了。

準備好500克中筋麵粉,杯子大概是350cc的熱水,這次主要用燙麵的方式製作。透過象皮切刀,邊加熱水邊拌勻,最後成麵糰後,先放著三十分鐘醒麵。

醒好後再揉一下,然後分成適量的小麵糰。基本上一鍋子的大小決定麵團大小,不過現代人好像沒寫清楚的份量,很容易就卡關了。不過每個環境其實都不一樣,像我的鍋子不大,所以每團在200克內,這樣才不會太大或太厚。

蔥花到底切多少?我也沒譜,反正就兩個蔥切成蔥花,份量大概是十人內鍋一半的量吧?蔥花多寡看個人喜愛程度,反正我用蔥花一向不手軟,就是大把大把地使用。

麵團桿成麵皮後,上面塗上油,然後撒上鹽。油大概就是能鋪滿為主,鹽大概用指頭抓兩戳左右,同樣撒上鋪平。

一匙一匙地把蔥花撒在麵皮上,分量足所以就不斷地加,但也不要加過頭,免得搞成跟餡餅一樣,就很難再桿成餅了。

我大概就鋪到這樣的量,當然還可以再多一點,少一點也都沒關係,順手方便就好。

把麵皮捲起來後,再從兩邊捲起來,最後成為立體的柱狀。

壓扁後,別忘了要撒上一點麵粉,避免沾到桌面或桿子。

適當的力量桿下去。

直到桿到跟平底鍋子大小差不多,就可以準備下鍋。

鍋子要先熱,油的份量就看各位喜愛的口感。油多吃起來酥脆,乾煎也是可以。麵餅大概全部稍微透色之後,就可以翻面。

火候大概中火,不需要太大,免得煎焦。看到蔥花滿布的蔥油餅,吃起來就是開心!

已經完成了大部分,右邊是油比較少,看起來就比較乾,左邊油多一點就比較嫩。不過還不能先吃,繼續完成其他麵團。

最後一個我加了蛋捲成了蛋餅,然後切成一塊一塊,別有一番滋味。自己做蔥油餅不難,難只難在願不願意下手去做而已。
撰寫於 2019年5月12日